成为天才的最好方法就是对某个特定的主题保持兴趣,兴趣最大的特点就是无意义,Paul Graham 将这个理论称为公交车票理论——收集公交车票的人不为了利,也不为了名,而是因为痴迷:

很多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新的想法会越来越少,不是因为他们老了,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已经定型,不再折腾那些年轻时折腾过的不靠谱 side project 了。解决之道就是继续折腾,这样虽然很苦很难,但只有采取行动这些想法才不会被淹没,当然它们可能是错的,但起码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痴迷一定程度上可代替能力和决心,因为一旦有了兴趣,你就不需要 push 自己,你的好奇心会 push你。Carlyle 对天才的定义是:天才具有无限承受痛苦的能力,而更恰当的描述是,天才对他们感兴趣的事情具有无限承受痛苦的能力。痴迷甚至还会带来好运,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痴迷总是会为你带新的想法。而通往新想法的道路通常看起来没有什么前途,如果有前途其他人很可能已经试过,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好的想法一开始听起来有些傻,有的人之所以能看到别人忽略的东西,因为他们对这个主题更加感兴趣。

身边那些在某些领域有所建树的人大多在这个领域有表现出了超越常人的执念,而且在他们的第二个、第三个项目也往往呈现了相似的 pattern。

事实上所有的成功都有一定风险,很多人为了降低风险会选择对多个领域“感兴趣”,结果是他们对任何一件事情了解都不够深入。「公交车票理论」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天才总是均匀分散在各个领域,因为人们的兴趣也是随机分布的。

那么这个理论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那就是我们可以更加……佛系一点?与其苦苦追求时下同行眼中最热门的方向,不如 just for f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