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产生“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的感觉很可能不是因为书看少了,而是当时看书时没有真正消化,导致即便今后在生活中遇到相似的问题,也想不到可以用书中的方法来解决。

就像一个人觉得一部电影好,但问他为什么好,却说不出原因。原因并不是记性不好,而可能是他当时在看那部电影时就没有产生任何自己的想法,而仅仅在大脑的“励志片”的目录下保存了这部电影的名字,顶多在保存时附加了 1bit 的信息量表示这是一部好电影。而另一些人不但能够说出个一二三来,多年后还对电影中的某些细节津津乐道,写文章时还能灵活地引用电影中的观点来佐证自己的观点。

第一种人在看电影的过程中只看到了表面的现象:一个人在哭,一家人在其乐融融地吃饭,男主角在轻吻女主角,男主角危在旦夕,反派是个大傻逼……事实上,对事物进行简单归类一直是人类引以为自豪的一项技能。而对第二类人来讲,他们会去思考这些表象背后的原因:那个人到底在为自己的惨痛经历哭泣还是代表了导演在为整个人类的命运哭泣?这个男二号我是不是在生活中也遇到过?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男主角害怕的到底是什么?这些恐惧和他早年的经历有没有联系?电影探索的这种意识形态在现实世界是否也有其映射?当然这样看电影会很累。

以上思维过程都是一个个的问题,而不是大量名词和形容词的堆砌。名词是客观事实,这部电影主演是汤姆汉克斯,背景是的 20 世纪后期的美国,这些没看过电影的可能都知道。形容词表达个人情感,包含的信息量微乎其微,你爱的死去活来并不代表别人就一定喜欢。但问题就不一样,因为问句包含一个实意动词,而动词是对细节的描述,A 到底是吻了 B 还是揍了 B 则是有本质区别的,而多个动词之间的关系就是逻辑。

举个例子,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原本没有精神病但要装成精神病的男人带领一班精神病患者与精神病医院做斗争但最后自己真的变成精神病同时解放了另一个看上去精神萎靡的印第安人的故事。当然电影的逻辑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否合乎情理有时也是需要去推敲和分析的。

第一类人可能在豆瓣上标记了 300 本书和 1000 部电影,但第二类人可能只标记了 50 本书和 100 部电影。但第二类人获得的东西却更多,他确实也付出了更多的脑细胞。

朱清时老先生建议说要培养大学生的洞察力,想象力,记忆力 。但我并不认为这三种能力本身是可以锻炼的。可以锻炼的是爱思考的习惯,思考多了,自然就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随着素材库的日积月累,大脑中的连线会越来越复杂,这样吸收新知识也变得更容易,洞察力往往就是这么来的。

打个比方,学习就像建立一个搜索引擎。搜索引擎的很大一部分工作都是在建立和维护索引上,学习过程应该是分析理解并整理的问题,记忆只是很小的一个环节。

当年东坡居士泛舟经过赤壁,看的恐怕和船夫是同一番景象:一条江几块石头,但之所以他写出了两赋和一诗而船夫没有,是因为所有关于赤壁的历史知识、关于人生的哲学思考以及诸如形容风吹着水波缓缓漂动的辞藻在他看到赤壁之前就已经在那里了,并且已经索引好了,这时候只需要一个关键词和一壶酒,剩下了来的就只有遣词造句了。读过历史的人很多,辞藻华丽的人也多了去,但是把历史和自己的经历和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人不多,当然也和苏轼被贬黜了而别人没有被贬黜过有关系,但更有可能那些原本就是他平时已经想过几千遍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