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边界
从技术的角度上看,SunSUN 简直无可挑剔,很少有计算机公司能够横跨软硬件平台并创造过那么多有价值的东西(处理器、操作系统、编程语言),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却因为迟迟没有看清楚计算机市场的盈利模式(卖服务而不是卖硬件),最终走向了灭亡。
事实上,技术决定的只是我们所能做到事情的边界,而驱动我们做这些事情的是我们的需求。
人类最早在龟壳和石头上刻字,是因为有记事的需要。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一来在石头上刻字实在太慢,二来传播起来也不太容易,所以那个年代是不可能出现文学的。在纸和笔发明后,输入的速度大大提升,这时男人发现可以把情书写在纸上拿给女人看了,这才有了文学一说,加上印刷术的普及,传播成本进一步下降,人类社会一时间涌现出大仲马、雨果、莎士比亚这样的文人。再后来当键盘和互联网发明出来的时候,输入速度和传播速度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文学作品的质量已经不太可能有很大的飞跃了,因为最主要的限制已经在前几次的技术革命中彻底解决了。
我们可以花 1000 倍的精力开发下一代输入设备,让输入速度再提高 10%,但是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事实证明世界上的绝大多数人只需要 140 个字就足够表达心中所想了。
三十年前,人类的航天技术就已经能把一个人送到月球上并让他在那里生活了,但问题是又有谁想住在那种连夜生活也没有的破地方呢?如果没有需求,技术变得没有意义可言。
很多时候技术的最大意义在于降低成本,比如给小便池加一个自动冲水的装置最少需要多少代价,而“自动冲水”这个概念本身蕴藏了多少年来人类对自己懒惰的深刻反省与无限宽容。
同一时期有时会出现很多差不多的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必然看起来比另一些技术更“高级”,也就是说一些技术比另一些更“愚蠢”。而每过 20 年再去看以前的技术,也会发现它多么“愚蠢”,比如我们现在看照片上看到的那些网球场大小的计算机,计算机大小的收音机,收音机大小的手机,尽管在当时看来它们是如此先进。也许再过 N 年,当我们有了新的技术后同样会嘲笑 22 nm 工艺是多么粗糙。这一切又有谁知道呢?
Twitter 是 2006 年左右出现的,而 1996 年的时候我们就有了 Google,为什么那个时候没有 Twitter 那样的网站?是因为技术不够吗?不是。因为那个时候的人还无法接受社交网络这个概念。而如今时过境迁,人们已经习惯在互联网上进行社交,于是 Plus 变成了 Google 新的重心。
另一个需求驱动技术的例子就是 iPhone 的多点触控,谁让我们天生长了多根手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