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电视台一个关于中国电影的节目,我平时不看电视,要看都是在半夜,想不到那么晚了还有这种节目,可见中国电影的不堪。节目盘点了一下 2009 年国内七大电影公司的几部大片,还写了一首诗歌,把几个电影名都放进去了,颇有佳良风范。

其中一个嘉宾的一个观点我很赞同,我们一年可能就去电影院看几部电影,但这几部电影都给了那些所谓的大片,其中原因有很多,可能有些人比较迷信一个拍出过《活着》的导演,可能有些人觉得喜羊羊很搞笑,可能电影院一共就只有三个电影给你选,而且还都是古装戏。《三枪》、《灵灵狗》票房就这样莫名其妙地过了亿。所以说中国电影发展到今天,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媒体,发行方和院线身上,很多时候是观众自己把拍电影的人惯坏了。王晶一看原来大家那么爱吃我炒的冷饭呀,明年干脆拿馊的来。

如果说我们的电影重蹈了香港电影的覆辙,整个工作组中唯一不需要检讨的人就是编剧,因为国产电影通常没有编剧,制片人往往把导演演员化妆师都找齐了才发现原来还缺一个剧本。而国外那些经典电影基本上都是根据经典小说改编的,原著作者到通常是影片最大的收益人,比如JK罗琳和斯蒂芬妮·梅尔,而像那些写了《黑客帝国》和《搏击俱乐部》剧本的人有生之年光要靠每年高额的版权费分成就可以衣食无忧。再看看我们的编剧,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王家卫说他拍电影从来不需要请编剧,有人就以为编剧不重要了,其实王家卫自己就是最好的编剧,所以不需要请别人,他电影中的很多剧情和对白都是边拍边想的,所以剧本都可以省掉。换一个人按着《重庆森林》的剧本去拍,电影的长度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因为它的情节实在太简单了,可能就是《故事会》里最短的两个小故事。但王家卫通过镜头的语言,富有哲理的独白,把《重庆》拍成了一部经典。